冬天,是一个颜色相对单调的时节。此刻在胶东半岛的山野之间,主要是两种色彩——松柏及麦田的“绿”,以及“桲椤岚子”的“黄”。这组图片就带我们简略领会一下后者的风景。
所谓“桲椤岚子”,是由“桲椤”和“岚子”组合而成的方言词汇。在胶东民间的语境中,“桲椤”一般是壳斗科栎属树种(如麻栎、栓皮栎、槲栎等)的总称(有的材料在书面行文时也写作柞木),“岚子”则一般指的是“成片的林木”(尤其是指山上的林木,即“山岚”)。因而,“桲椤”和“岚子”组合在一起,实际上的意思便是“桲椤树林”的意思。
在曩昔的胶东乡村,桲椤有许多用处,能够放蚕(柞蚕),也可当作柴木。退回二十年前,不少乡村家庭在深秋之际还会专门砍些桲椤枝叶回家,以备冬天取暖之用。
跟着年代的开展和生活条件的提高,现在放蚕的农户现已不多(前年笔者在海阳一个山村还曾见过),砍桲椤过冬的人家也很少见。山上的桲椤岚子,大都都越长越大,其树叶入秋之后枯而不落,为绵绵丘陵增添了成片金黄,远观夺目,近看亦不乏意境。而散步其间,在地面上还随处可见老练掉落的果子——俗称“桲椤橡子”,其外观也颇有特征。
好了,话不多说,接下来就以看图为主。这些场景关于许多朋友来说应该都比较了解。新春将至,在外的游子们见此画面,思乡之情也会更加激烈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