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6日,竹溪县植物普查队在境内南部高寒山区发现珍稀植物桫椤树,收集的标本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专家判定承认。
该县泉溪镇坝溪河村农人熊信典,住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,门前成长一棵合抱粗7余米高的桫椤树,眼下硕果累累,年产桫椤果200公斤左右,出售收入1000多元。这株桫椤树结的果有鸡蛋大,药食两用,稀有宝贵,特别走俏。
他自繁自育苗木,在退耕还林地栽植桫椤树5亩,早年栽植的本年已始花挂果。桫椤树属落叶乔木,曾经名末见经传,尚无书刊记载。当地大众称为“猴板粟”,果实为猕猴所喜食。竹溪地处巴山东段北坡,南北气候兼有。在该县南部高山发现的桫椤树,有别于南边树蕨桫椤,叶片不是三回羽状割裂,果实也不同于七叶树所结的蒴果三裂果扁球状。
竹溪特有桫椤树,叶6片对应成长呈条形,果实大若鸡蛋,单个重达50克左右,既可食又供药用。重庆巫溪县出资商在竹溪泉溪镇租地280亩,已出资60多万元,栽植桫椤树等,开发经济价值高的高寒山区业,使珍稀植物桫椤树逐步壮大为林果药工业,谋福山区农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