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木展示
灌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苗木展示 > 灌木

日期: 2024-07-13 04:20:22 来源:灌木
产品介绍

  2017年9月28日讯,国庆佳节将至,京城的各大公园已是丹桂飘香,北京颐和园正在举行的“第十六届颐和秋韵”桂花文明展,每天都招引了很多游人观花赏桂。

  桂树是我国传统的贵重花木,桂花则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,已有2500多年的培养前史,先秦古典籍《山海经》第一卷《南山经》首篇就提到了桂树:“南山经之首曰鹊山,其首曰招摇之山,临于西海之上,多桂,多金玉”。而《吕氏春秋》对芳香潇洒的桂花更是大为欣赏:“物为美者,招摇之桂”。据考,北京早在金元时期已有桂花。明宣德皇帝朱瞻基曾在今日的景山上栽植桂花树,《宣宗皇帝御制诗》中还录入有一首他所作的“桂花诗”《万岁山丹桂秋芳歌》。清乾隆皇帝也热爱桂花,他曾在香山玉华寺扶植桂树并写下《早桂》诗:“山中早桂芳,蕊蕊缀枝黄。羞逐富贵艳,爱饶清净香”……

  桂花别称木犀、丹桂、九里香、金粟,又有仙树、月桂、花中月老之称。清末程登吉所著的《幼学琼林》称:“桂花:桂之别号,其花有黄白红三种。黄者为金桂,白者为银桂,红者名丹桂,其香极清。”《我国花卉大观》则记载:“桂花作为欣赏性花木在民间培养始于宋代,兴盛于明初。广植于江南地区,元明时移植于北方。”北京地区最早栽培桂花的时代,古籍中未见精确的记载,但据考金代已从江浙一带移植到我国都。《金都杂录》称:“丰宜门外花舍间,仲秋时偶见金桂数十株,幽香而鲜艳,乃为中都宫室所赏之卉。”明人所著《京师杂忆》中也说“草桥所植桂树,(阴历)八月最为艳芳,幽香迷人。”

  桂树适应于亚热带气候,耐高温而不甚耐寒。北方气候冰冷,天然环境下无法越冬,所以栽植很少,早年间京城的桂树均栽在木盆中,入冬前移入室内,故《光绪顺天府志》记载:“今京师桂花甚珍,仅见小本,供盆盎之玩。”京城栽培的桂花以金桂居多,因开端栽植于皇家御园之中,还被称为“宫殿之树”。

  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甚爱桂花,曾令人在万岁山即今日的景山上广植桂花。每至金秋送爽、丹桂飘香时节,他都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赏桂。据明史记载:宣德九年(1434年)九月初一日,宣德皇帝率百官到万岁山登高赏桂。时近重阳,天高气爽,满山桂香,遂即兴写下《万岁山丹桂秋芳歌》,其间有“万岁山前万桂树,耸特凌虚出烟雾”、“开花八月如黄金,缀粟攒珠泛晨露”、“举酒酧嫦娥,今宵玉鉴何嵯峨。借问白兔捣灵药,何为长倚桂树柯”等佳句,不仅把桂花的色、香、形和内涵品质细腻地体现了出来,并且将月宫、嫦娥与桂花的典故缀于诗中,可谓历代咏桂诗中的佳作。

  乾隆皇帝也热爱桂花,曾在香山栽植桂花树。香山玉华寺北面有一石洞,洞内有泉,乾隆年间称“玉华泉”,明清时期这儿曾是冬季贮藏桂花的当地。乾隆皇帝在《玉华岫》一诗中写道:“是处有洞出泉,清泠芳润,帝京桂子,入冬则收育于此,他处率不能活,亦西山一奇云。”《乾隆皇帝咏香山静宜园御制诗》录入有“咏桂诗”十余首,其间的《玉华岫小憩杂咏》对桂花扶植之法的描绘十分生动:“是处名玉华,依岫旧有寺。其井宜育桂,桂树盆里植。洞中叶弗落,盆际花则未。物各因当时,火攻非了义。然惟桂与莲,花师技难试。兹乃性之贞,标嘉吟以识。”乾隆皇帝还在注释中说:“南边桂树弗落叶,北方惟植盆内。至冬闲,因此处有泉灌注,又地值向阳,且有山洞,是以育桂者皆于此收养,不至落叶,若植之院子则落叶矣……京中花师有火烘之法,各花皆可催令早放,惟桂与莲其技则弗能施。桂惟育此经冬不凋,此能够识其贞性矣。”

  乾隆皇帝每当中秋前后驻跸静宜园时,必到玉华寺赏桂并即兴赋诗。乾隆十二年(1747年),他曾赋诗《玉华寺晚桂》:“塞垣早度中秋节,将谓虚抛桂子香。鹫岭小留冬日嫩,仍然晚对郁金香。”乾隆十八年(1753年)又作了一首《早桂》:“山中早桂芳,蕊蕊缀枝黄。羞逐富贵艳,爱饶清净香。润惟承露洁,放为趁晨凉。真是皋涂品,人世得未尝。”乾隆皇帝乃至还将桂花移植到紫禁城内,据传御花园里的桂树便是他下江南时从南京灵谷寺移植来的,这两棵桂花树栽培在堆秀山下。

  在京城的园林中,颐和园的桂花树最多,从清代开端就有盆栽桂花的记载。据《颐和园志》载,园中现存百年以上的桂花70余株,巨细盆植桂花达300余盆。

  颐和园栽植桂花盛于光绪年间,由于慈禧太后热爱桂花,所以每到金秋时节,都要在她寓居的乐寿堂及长廊等处摆放百余盆盛开的桂花,一起在仁寿殿门前两边各放置一盆高达三米的桂花,涵义“两桂当庭”、“双桂留芳”。有一年园中的桂花刚刚摆放好,不成想一夜暴风高文,将上百盆桂花吹得乱七八糟,叶残花败。颐和园总管急得不知如何是好,赶忙找到大宦官李莲英求情。李莲英言道:“秋日赏桂,这是老佛爷的常规,那御园里桂花没了,还真没方法告知!”这位总管一听,急速将几张银票递到李莲英的手里。李莲英微微一笑说道:“同为朝廷当差,这事我不能不论,丰台草桥有几家花圃专给京城王府、大宅门栽植桂花,何不到丰台以高价收些桂树,以解当务之急!”所以,百余盆桂花从草桥送进了颐和园,从头摆到乐寿堂及长廊等处。桂花摆好的第三天,慈禧太后就来到了颐和园。她在颐和园里小住了几日,把满园的桂花赏了个遍,对花样、花香大为欣赏,最终特赏赐给颐和园总管大臣两棵桂花树,一棵雄树,一棵雌树,并赐名“金桂银桂”,以赞誉他栽植桂花有功。总管大臣急速谢恩,一向拎着的心总算是落了下来。

  在老北京,桂花树常与石榴、夹竹桃等相间栽培于院子的门前、廊下及花园中,金秋赏桂一向是一种雅俗。清摄政王多尔衮第十一世嫡孙金寄水先生在其所著的《王府日子实录》中曾写道:“我家院宇深邃,每到中秋之前,各院殿堂的廊上都设摆桂花,如安福堂和宝善堂廊上各摆四盆丹桂,其他轩馆只摆金桂,总计不少于二十多盆。桂花花形并不太美,但香味浓郁,隔着几重朱廊碧槛就能闻到。它的香味,既不是兰花的馨香,也不是水仙的幽香,更不是梅花的暗香,而是一种‘甜香’,飘但是至,特别惬意!用‘花气袭人’四字描述,适可而止。常常闻到桂花香,就知道中秋节快到了。”

  桂花不光能够欣赏,仍是一种制造甘旨的调料,如桂花糕、桂花墩饽饽、桂花糖、桂花酱、桂花酒、桂花酸梅汤等不能脱离桂花,光绪二十年(1894年)十月,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满汉全席曾有“桂花辣酱芥”、“桂花大头菜”、“桂花鱼条”和“桂花酱鸡”四道闻名的桂花菜肴。

  桂花酒则为北京特产,酿制前史已有300多年。清初潘荣陛所撰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记载:“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,精选待放之朵,变成酒,入坛密封三年,始成佳酿,酒味甜美浑厚,有开胃、怡神之功……”

  桂花酒稠密幽香,但据传开端仅供皇帝贵妃在中秋赏月时饮用,酿酒所用的桂花都要从江南运来。清代时,丰台草桥邻近开端栽培桂花,以供京城酿酒作坊酿制桂花酒。

  吃月饼、赏桂花,是中秋节传统习俗。9月12日,300盆芳香桂花扮靓颐和园中秋佳节,给刚刚通过补葺,面向游客敞开的知春亭增加“桂气”。 桂花位列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,每到盛开时节“十里飘香”,尤其是中秋节前后,丛桂飘香扑鼻。 本年“颐和秋韵”

  秋凉快,桂花香。阴历八月,古称桂月,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,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。我国的桂花,中秋的明月,自古就和我国公民的文明日子联络在一起。仲秋时节,丛桂盛开,夜静轮圆之际,把酒赏桂,陈香扑鼻,令人神清气爽。 桂花于南边人心里,是一颗深埋的

  2017年9月26日讯,颐和园“第十六届颐和秋韵”桂花文明展现已开幕,共展出百年宫殿古桂与大型桂花300盆,通过为期2个月的花期调控,人工将盛花期定格在国庆与中秋双节期间,相对天然花期拖延3周。 刘平 摄 北晚新视觉网供图 本次桂花文明展分

  本年,我的书在我青年时期曾十分敬慕的出书社出书了。 作者:零露 珮嘉:你好! 一早,接到了叔叔从江苏老家打来的电话。他说,今日亲属们将在乡下为奶奶三周年的祭日搞个纪念活动,嘱咱们也在各自地点的城市思念一下奶奶。 要不是叔叔说起这事,我还真不

  2016年9月16日讯,中秋佳节,颐和园赏桂花,正在成为北京金秋的一项文明传统。昨日,300多盆桂花露脸颐和园,其间有50盆百年古桂已成为颐和园宝贵的“活文物”。游客能够在东宫门、新建宫门、北宫门、北满意门、西门等5个首要门区及仁寿殿等景区

  八月桂花香。桂花树下,是故事纠缠的当地。除了冬风吼叫的冬季,一家人都喜爱在茶余酒后拎个小板凳,围到树下。爷爷捋着他那长长的胡子,好像要整理脑子里那一团团搅在一起的故事,然后一句一句地吐出来,仿照着故事里的人物,活灵活现,让咱们惊奇得睁大眼睛

  2015年9月19日讯,“不是人世种,移从月中来。广寒香—一点,吹得满山开”,“雨过西风作晚凉,连云老翠入新黄。清风一日来天阙,世上龙涎不敢香”。这分别是宋人杨万里和邓肃的诗,在古人写桂花的诗中,我独喜爱宋人的诗,无论是朱淑真的“一枝淡贮书

  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来历: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”的一切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,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一切,转载时一定要标示清晰“来历:北晚新视觉网”,并附上原文链接。

  二、凡来历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(著作)只代表本网传达该音讯,并不意味着附和其观念。

  如因著作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络的,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,联络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