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花发朱明雨后天,结成红颗更轻圆。人世热恼谁医得,只需轻香净业缘。”——宋代诗人杨巽斋。
南天竹,最早有记载是在宋代的《图经本草》,小名叫“南天烛”,到了明朝的《通雅》,改芳名为“南天竹”。
其为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小灌木植物,茎干较高,外表非常润滑无毛,赤色;叶较小,叶片薄,呈椭圆形且为深绿色,无毛;花朵较小,白色带有芳香,呈四角形;果柄短且果实呈球形,橙赤色;种子扁圆形。花期3-6月,果期5-11月。
南天竹的果实,被称为天竺子,别号南天竺、天竹子、南竹子、白天竹、白天竹等。冬天,南天竹部分叶可变成橙赤色或浅紫赤色,果实亮赤色,经久不落,是赏叶观果的佳品。
在青浦环城水系公园如心公园的水杉林中、上达河畔,遍植南天竹,如您喜爱,可前往欣赏。
《中华本草》记载“南天竹根、叶具有强筋活络,消炎解毒之效,果为镇咳药,但过量有中毒的风险。”南天竹的馨香味,可免除人们无尽的烦恼,但也要注意,食其果过量会中毒哦~
火棘,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,因其果实为赤色,枝丫上尖刺,故名火棘。别号火把果、救军粮、红子刺、吉利果、赤阳子。
相传,古代土家族一支戎行战胜后缺医少药,战士只得吃树上野果与追兵打开决战并制胜,为了感谢野果的救难之恩,土家族员便把这种野果尊奉为“救兵粮”。
其老枝呈暗褐色;叶片呈倒卵形,边际有钝锯齿,齿尖向内弯,双面皆无毛;叶柄短,无毛或嫩时有柔毛;花序是复伞房状,花瓣呈白色近圆形;果球近圆形,色彩是桔红或深赤色。其花期是3-5月,果期8-11月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火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,能消积止痛、活血止血,用于消化不良、肠炎和痢疾,它的根还能够清热凉血,医治肝炎。
成语“形形色色”中的“五花”之一便是火棘(别的“五花”是金菊花、木棉花、水仙花、土牛花),代表着“游玩的人”。此外,火棘也涵义着红红火火。
“乌桕”,乌鸦喜食。其姓名的由来,估测可能与乌鸦有亲近的联系,但也原因是树老后根部会烂成臼状。随年代变迁,人们在臼字旁加上木字边,演变成现在的“乌桕”。
其别号腊子树、桕子树、木子树、米桕、糠桕、多果乌桕、桂林乌桕。为大戟科乌桕属木本植物。树皮为暗灰色,有竖向的裂纹;枝条打开很广,有皮孔;叶片互生,形状为菱形、菱状卵形,也有菱状倒卵形;花为单性花,雌雄同株,花丝别离;子房卵球形,非常滑润;果实为梨状球形,老练时黑色。花期4-8月,果期8-12月。
《我国药典》记载乌桕具有利水消肿,解毒杀虫之成效,主治剥削者病,肝硬化腹水,大小便晦气。但乌桕有微毒,可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其培养使用记载于《齐民要术》及《农政全书》中:“收子取油,甚利于民。”
乌桕种子附着白色蜡状物质,称为“皮油”,种仁榨出之油称“清油”,是工业年代到来之前的重要经济树种。
乌桕树冠规整,叶形秀美,秋叶经霜时如火如荼,非常漂亮,有“乌桕赤于枫,园林二月中”之赞名。若与亭廊、花墙、山石等般配,也甚和谐。
冬日,白色的乌桕子缀满枝头,经久不凋,也颇漂亮,古人就有“偶看桕树梢头白,疑是江梅小着花”的诗句。其孤植、丛植于草坪和湖畔、池边皆美,可作护堤树、庭荫树及行道树等。
“巾子峰头乌桕树,微霜未落已先红。”深秋,乌桕树叶子由绿变紫、变红。叶落籽出,显露串串“珍珠”,这便是乌桕的果实。籽实初青,老练时变黑,外壳自行迸裂掉落,显露葡萄大、白色籽实,似乎缀满了小雪花,是暖阳下的一道美丽风景线。它的花语是“静静的守候”,这让它看起来更有禅意。
乌桕果实简略插瓶就能展示它的线条感,无需插水,合适作为干花长时间摆放,用于花艺著作装点作用极佳。在青浦环城水系公园如心公园、香雪公园、上达河畔等,遍植乌桕树,值得一赏。
“琼华”(华,同“花”)一词,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典籍《汉书》中,其曰:“呼吸沆瀣兮餐朝霞,咀噍芝英兮叽琼华。”此处,琼花指仙界中的琼树之花。
其为荚蒾科荚蒾属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植物,琼花高达4米;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。叶纸质,卵形至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。聚伞花序,花冠白色,辐状。果实赤色然后变黑色,椭圆形。核扁,矩圆形至宽椭圆形。花期4月,果熟期9-10月。
春夏之交,琼花的花大如玉盆,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圈,盘绕中心一朵白色似珍珠般的小花,又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,微风吹拂,似八仙起舞,故被称为“聚八仙”。除此之外,还被称为扬州琼花、蝴蝶木、八仙花、蝴蝶戏珠花、毛琼花等。
琼花的树姿美丽,花形独特,为传统贵重花木,适合孤植于草坪及空阔地段,也可配植于堂前、亭际、墙下和窗外等处;其果实也可为一种欣赏物,老练期时果实呈紫赤色到紫黑色,欣赏效益较高。琼花,是扬州的市花。
琼花是我国独有的花卉。宋代学者张问曾作《琼花赋》:“俪靓容于茉莉,笑玫瑰于尘凡。唯水仙可并其幽闲,而江梅似同其清淑。”
在我国的前史故事中,流传着许多关于琼花的传说,其中有一则为隋炀帝为到扬州欣赏琼花,大举征民工修凿运河,但当运河开成、隋炀帝坐龙船抵达扬州之前,琼花却被一阵冰雹炸毁,紧接着各地迸发农民起义,隋炀帝死于扬州,故有“花死隋宫灭,看花真无畏”的说法。
无患子的种子,呈球形,黑褐色,外表非常润滑,质地坚固,可作菩提子,是前史悠远持久的传统菩提子原材料之一。长时间把玩后,其色如玛瑙般漆黑发亮,手感润泽,与多种配饰如红玛瑙、藏银法器等调配均可。
在青浦环城水系公园的上达河畔、淀浦河畔以及香雪公园等地,栽植了很多茂盛的无患子树。冬日阳光下,无患子缀满枝头的黑褐色果实,自成风景线。
明代《群芳谱》记载:海棠有四品,皆木本,这四品指的是:西府海棠、垂丝海棠、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。
宋代杨万里诗中:“垂丝别得一风景,谁道全输蜀海棠。风搅玉皇红国际,日烘青帝紫衣裳。懒无力量仍春醉,睡起精力欲晓妆。举似老夫新语句,看渠桃杏敢承担。”可见垂丝海棠,柔蔓顶风,垂英凫凫,如秀发遮面的淑女,脉脉厚意,风韵怜人,更胜桃、李、莕。
其为蔷薇科苹果属的落叶小乔木。树冠分散,枝展开;小枝纤细,微曲折,圆柱形,呈紫色或紫褐色;冬芽卵形,先端渐尖,无毛或仅在鳞片边际具柔毛,紫色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卵形,锯齿细钝或近全缘,质较扎实,外表有光泽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并常带紫晕;花梗纤细,下垂,有稀少柔毛,紫色,花瓣倒卵形,基部有短爪,粉赤色;果实梨形或倒卵形,略带紫色,老练很迟,尊片掉落。垂丝海棠花期3-4月,果期9-10月。
垂丝海棠的花水煎服,可医治妇女月经不调,崩漏。其枝叶水煎服,可治霍乱吐利,并能祛风,消痰。
其树形美丽、枝叶扶疏、花样美丽,欣赏价值极高,可做大型盆栽或美化树植。垂丝海棠果实可食用,可制造蜜饯。
垂丝海棠又叫有肠花,思乡草之名,标志游子思乡,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。又由于王仁裕所写的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中记叙了唐玄宗曾将杨贵妃比作会说话的垂丝海棠,即指佳人善解人意,像一朵会说话的花,所以后来垂丝海棠常常被用来比喻为佳人。